
清晨,东方天际一抹曙光,我们一行四人便匆匆上车,迎着清爽的晨风,向着东边疾驰。车出了惠东县城,便在山间和田野上穿行。
眼前急速向后移动的山、田野,勾起我无限情思,我的思绪又回到了20年前的那个情景。 1969年的夏天,我去港口参加毛主席著作辅导员学习班,路上所见的情景是万物萧条,荒山秃岭随目可见,烟尘滚滚的黄土公路,盘蛇似地穿行在穷乡僻壤之间。那时所见到的村庄,房屋低矮,墙壁斑驳。田野上,不时可见辛劳耕作的农民,吆喝着水牛,抡着锄把,在贫瘠的土地上默默地挥洒着汗水。那时,我的心是苦涩的。
弹指挥间,20余年过去了,眼前的一切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汽车驶出山谷,眼前是坦荡如砥的沙滩,沙滩上马尾松林,浩浩荡荡,一直铺到天边。这是海边人民多年栽下的防护林带,它像绿色的长城,抵御着风沙的侵袭,捍卫着盐田和渔村。 一进港口镇,我们迷路了。平坦的水泥路代替了昔日的沙土路;一排排崭新的楼房不知把往日的旧房挤到哪里去了?我明明清楚地记得这镇边有海汊和臭水潭,可如今无踪无影了,代之而起的是镇文化娱乐中心;六十年代在镇上首屈一指的港口戏院,如今夹杂在新楼群之间,已显得破旧和渺小;路直了,店多了,街道繁荣了。似乎这眼前唯一可以作为历史见证的,是那棵原封未动、浓荫匝地的大榕树。可是它的四周,已不是塘边海汊,而是漂亮的渔民新居了。 我们驱车登上大星山,这是港口镇的天然屏障。我们走下车来,迎着清凉的海风,举目远望,浩瀚的南海尽收眼底。闪烁着万千金辉的海面一片安宁,数只汤匙般的舢板颠簸在崖下的波峰浪谷之间。远处,不时有大马力的渔船穿梭而过。“你们看!那里就是广东省,也是我国最大的海龟自然保护区。”我们顺着县武装部张少忠科长手指的方向望去,只见山脚下几排平房下面,一弯沙滩,在大星山一只巨大臂膀的保护下,安闲地插入白浪滔天的大海中,形成了这一带水深浪高、背风向阳、适合海龟繁衍生息的天然基地。据悉,这里每年春天都有数百只海龟爬上沙滩产卵繁殖,待次年春天,海龟妈妈就会来到岸上,把它们的子女带入大海,为人类的生态平衡作出贡献。 从山上下来,我就直奔老住户的家,然而房子已经换上了新主人,老吕一家不知搬到哪里去了。一位青年走了出来,一直把我带到街口,往北一指:“呶,那不是?”我抬头望去,只见一幢崭新的三层楼阁矗立在公路边。我径直走进敞开的大门,老吕的妻子和一位怀抱孩子的少妇正看电视。她们一见我来,一面忙着泡茶,一面使人去找老吕。老吕回来了,热乎得直拉着我的手笑。他告诉我,他已经不下海了,三个儿子都已经参加工作了,大女儿开小店,那位少妇是他的儿媳妇。说完,他拉着我去参观新房,楼上楼下、里里外外全看一遍。这数百平方米的新房,令我惊叹不已。老吕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说:“我们终于逢上这个好光景了,这要多谢开放改革的功劳!感谢党的政策好呀!”说完,竖起大拇指,哈哈地笑了起来。 我们起程了,又穿过那片防护林带。突然,渔家女的歌声伴着海风从东山海那边飘来。歌声委婉悠扬,仿佛从天外飘来。港口离我们远了,但是渔家女的歌
声却一直在我的耳旁回响着: 蓝湛湛的水啊哩啰, 红艳艳的旗, 旭日东升彩霞飞, 祖国山河多壮丽, 啊哩祖国的山河, 多壮丽啊哩啰, ……
1992年3月
(本文转自黄志忠所著《蓝天白云依旧》一书)
编者注:港口是广东省惠东县一个镇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