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平海渔民出版渔歌集
作者:温舒  文章来源:惠州新闻网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07/10/24 22:49:03  文章录入:枯毛  责任编辑:枯毛

    最近,惠东县平海镇渔民苏方泰出版了《平海渔歌创作曲集》一书,书中收录了他创作的36首渔歌。这些作品在保留原有渔歌元素的基础上,进行了一定的改编,使渔歌增添了新的内涵,具备了许多流行元素。
  
    19岁创作第一首歌曲《南海民兵守海防》
 
    生在海边、长在海边的苏方泰受父母和邻居影响,从小就喜欢听渔歌、唱渔歌,并师从当地渔歌手学习渔歌创作。15岁那年,苏方泰跟随父亲出海打鱼,当起了渔民。因为年纪小、技术不成熟,苏方泰只能算是“实习”。1969年,在经历了4年的“实习”之后,苏方泰终于成为正式渔民,可以领取工资了。

    4年的出海打鱼,使苏方泰对渔民生活和家乡附近的那片海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。他认真学习,于当年创作了第一首渔歌作品《南海民兵守海防》,并代表惠阳地区到广州参加比赛,获得了不错的成绩,让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尝到了创作的乐趣。

     出海打鱼途中创作渔歌《海边家园》

    “没有海上打鱼的经历,就没有这么多活生生的作品。”苏方泰说,“我在海上和村里人一起打鱼,我知道大家的想法,了解渔民的感情,出海对我的渔歌创作很有帮助。”

    《海边家园》就是他打鱼途中创作的。苏方泰说,当时他们来到一个孤岛,看到同伴们有说有笑,丰衣足食,脑子里马上跳出了一个个音符,并汇成了新歌《海边家园》。苏方泰说,创作这首新歌,是为了表现一个滨海渔村在改革开放以后,怎样从贫穷落后发展起来的。

    家乡的渔家婚俗一直是苏方泰计划创作的对象。一般人觉得,这个题材对于土生土长的他来说,应该驾轻就熟,可恰恰因为他对这里渔家婚俗太熟悉了,而婚嫁的内容如此宽广,让他很难全景式、细致地表现。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巧妙的切入点,经过反复思量,苏方泰觉得可以从女子出嫁入手。哭嫁是当地渔家婚俗的特色,女孩子通过哭嫁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。《水上婚嫁》渔歌从构思到最后完成用了一年多的时间,是苏方泰所有作品中耗时最长的一个。

    计划出版新书《平海原生态渔歌》

    苏方泰的作品立足于家乡,多方面、全方位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情感。每有新作品诞生,苏方泰都会唱给家里人、村里人听。

    创作《平海渔歌创作曲集》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。苏方泰为这本书构思了20多年,也得到了平海企业家赵兴祥等很多朋友的支持和帮助。苏方泰说,他要将这本新书献给帮助他、支持他的人。

    新渔歌要创作,老渔歌不能丢。为了传承当地原生态渔歌,苏方泰已经汇编了一本《平海原生态渔歌》,目前正在筹备出版。
    本报记者温 舒           发表时间:2007-09-02 14:40:00
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