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乾隆年间“文魁”牌匾重现平海
作者:赖金朗  文章来源:惠州新闻网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07/10/24 22:52:10  文章录入:枯毛  责任编辑:枯毛

    记者日前接到报料,惠东县平海镇曾家发现一块清朝乾隆年间的“文魁”牌匾。随后,记者赶到曾家,果然看到了这块牌匾。由于年代久远,牌匾四周及部分字体不同程度毁坏。曾氏后代请人对牌匾进行维修,镶上脱落部分,并用木框将其框住。
    牌匾深藏40年后重现
    据曾氏后人曾顺程说,这块牌匾上书“文魁”字样,解放前一直挂在老祖屋进门的屏风上面,上世纪60年代初在一次强台风中被吹落下来,那时适逢“四清运动”,为安全起见,曾顺程的父亲曾爵便将该牌匾藏到老祖屋的后棚里,一藏就是40多年。
    立牌匾的人曾被疑为兵部尚书
    在曾家大院里,记者见到,牌匾长约2米,宽约1米,中间写着“文魁”两字。牌匾左侧清晰可见“乾隆四十二年丁酉科乡试中式第二十五名举人曾必元立”,右侧有“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……(文后字体模糊看不清,以下同)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……监临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……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李……”。当曾氏后人看到牌匾上的“兵部尚书”字样时,认为曾氏祖先曾必元是兵部尚书。
    据《惠州府志》记载,明代嘉靖年间,曾氏祖先曾守约曾授行人御史,为广西巡按,后升大理寺丞。在曾家老祖屋后院,还放着曾氏子孙收集上来的10多块刻着官职的墓碑,上面刻有“乾隆八年岁次……皇清敕封儒林郎曾者仁号善斋公”及“乾隆五十八年岁次……曾继选正七品太孺人晋增宜人封文林郎秩晋知县”等字样。
    究竟曾必元有没做过兵部尚书?记者翻阅了《惠州府志》、《归善县志》等相关资料,均没有看到曾必元任兵部尚书的文字记载。一位对平海古城文化有一定研究的人说,据初步推测,这块牌匾可能是曾必元当年考上举人时兵部尚书所赠,曾必元是兵部尚书的可能性极小,甚至不可能。
    曾氏后人打算重挂牌匾
    曾顺程说,牌匾是祖先辉煌历史的见证,为让后代铭记这段历史,他们决定择日举行隆重仪式,把牌匾挂回到原来的位置。记者在曾氏祖屋还看到,这座古屋规模庞大,屋梁上的雕龙画凤仍依稀可见。据当地村民介绍,这座古屋始建于明代,占地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,当年显赫可见一斑。
    本报记者赖金朗 实习生邱慧乐 特约通讯员陈伟年

 
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