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平海古城简介
作者:枯毛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07/5/7 23:02:56  文章录入:admin  责任编辑:枯毛

古城简介

   平海,地处广东省的东南部,惠东县埝平半岛南端。它毗邻香港,旁依大亚湾和红海湾,面积136平方公里,是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海滨城镇。平海古城始建于明洪武18年(1385),因其形似燕尾古钟,又被称为
“钟城”。古时是“守御所城”,为抗寇御敌的军事重镇。因而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,1991年2月卑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。

平海有旖族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,有优越的现代投资环境,令游者留连忘返。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,得祖国改革开放的春风雨露,使古城显得更富有诱力,更富有时代的光彩。今年,已吸引数十万游客纷至沓来。 这里碧波无垠的大海,洁白如褥的海滩,古朴典雅的古城门楼,雕龙画凤的古民居,令人追远怀古的古街和星罗棋布的明寺古庵,还有纷繁的民间艺术于独特的地方语言---军声,是平海古城的一朵朵瑰丽的奇葩,一页页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画卷。

平海人民喜欢新时代的生活,也崇尚传统的民族文化。在他们创造的现代与传统的文化长廊中,游人可通过游览南门海湾,接受大海的拥抱,以及悦尝古城门楼,十字古街和榜山古寺,龙泉庵,东岳庵,城隍庙,觉明洞等景观中领略平海古城的风采,得到愉悦的艺术享受。

古城人创造了历史,描绘了今天,也开创着未来。古城人所创造的,属于自己,也属于民族,也属于天下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人们。

百度关于平海古城的介绍:

  平海古城,离惠东县城平山东南53公里,建于明朝洪武十八年(公元l385年),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,历来是海防军事重镇定和惠州南部地区海运进出口的咽喉。元末明初,盗寇猖蹶,民不聊生。洪武年间,明太祖派花都司到平海建造城池,抵御外侵。“城周五百二十丈,高一丈八尺,雉蝶八百七十一,城门四座。”平海建城设所后,又设立平海巡检司署,平海营参将署,平海营中军守备署,还设有平海仓,为直隶归善县屯粮机构。清康熙嘉庆年间,在平海城前沿相继筑有大星山炮台,盘沿港炮台,墩头港炮台、东缯头炮台和吉头炮台、筑成一道道壁垒森严的海防线。

  古城墙周围1700多米,高6米,川烧制的砖垒筑、有720个城斗眼。城上有四楼:东楼“晏公爷”,南楼“协天大帝”,西楼“华光大帝”,北楼“玄天大帝”。四庙:东北角“玄檀爷”,东南角“阿庙妈”,两南角“张飞公”,西北角“包公爷”。四局:火药局、冲口局、军账局和沙尾局,城内四条街正向4个楼和门,并交叉呈十字型。有二座衙门:守府衙门和大衙门。9个水井以及义学、盐厂、城隍爷、文章公,东岳庙、龙泉寺、榜山寺、普照庵、城外有八景,西门外设置军士练武场。日换星移。古城建筑大部分已毁,经过多次修缮,而今,4个楼门仍保存完整。城门建筑坚固。各个城门厚10.5—14米,高3—4.2米,外宽2.5米—3.6米,内宽3.2米—3.5米。垫脚用整齐的石块,青砖砌墙,砖线整齐划一。城楼建筑精巧,在各殿顶、脊壁、檐口、殿堂,或雕刻,或镶嵌陶瓷,山水画玲珑剔透,人物神态逼真,呼之欲出。可见,当时人建筑呕心沥血,既在建筑防盗上做文章,以显得气势磅礴,雄伟堂皇。

  600年沧桑,平海古城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四座城门楼、部分城墙、完整的十字古街、大部分古民居以及一批古寺庙、古文化遗址和大量的历史文物。在城内,还保留着绚丽多姿的民间传统艺术。到平海古城观光,可观赏到众多的名胜古迹。

  平海古石桥风

  惠东县平海镇六乡村石桥头村口有一座建于清朝的4桥墩5孔石桥,该桥历经230多年风雨的侵蚀,除河中一个桥墩部分坍塌外,其余桥墩及桥身均完好无损。石桥桥面宽1、4米,全长约30米。这是惠东境内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石桥。

  石桥头村因为石桥而得名。离石桥数十米有一座小土丘,土丘下有一块乾隆三十六年(公元1771年)正月十日立的石碑,碑文依稀可辨:“昔明朝上古先人,建造桥梁五度,今经年深久远,惨遭洪水伤颓,沙压桥梁,路坎成坑”,为方便村民进出,村中贤达出面筹集资金,“修数百年崎岖之路,造千万人来住之桥”。后面是建桥捐资者的姓名及捐资额的记载。

  据此碑文推断,石桥始建于明朝,后被洪水冲毁,乾隆三十六年重修。村民介绍说,现存的石桥依然是当年的风貌,虽然每年都要经历几次洪水,且有时几乎淹没桥面,但石桥一直不倒。

  十字古街

  贯通于平海古城东西南北城门楼的街道,即“十字古街”。与古城连接在一起,显得和谐得体。街道至今仍保持一排排、一座座古代民居的风貌。这些民居多是均衡对称式平面方形砖屋,为府第式、围龙式、四合院演化而来的综合结构。

  七星井

  古城内有七口古井,称为“七星井”。相传井是按照太阳、月亮、金星、木星、水星、火星、土星的名称标定的。七星井深约8米,均用规格石块砌成,十分坚固。井径全是圆形,井台有方有圆。七星井水质随气候变化,雨季水淡,冬旱水咸。

  平海镇,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,原名“南啸”,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驻军在莆田,将其更名为平海,沿用至今。

  甘泉济师

  据记载康熙二十一年十月,清军水师提督施琅奉旨率三万水兵驻扎平海,等待乘风东渡台湾。当时正遇到干旱,军中缺水。平海天后宫旁有一被填废井,施琅命令挖掘,并暗向妈祖祈祷,井挖好后泉水甘口,解了老百姓、兵士用水之难,泉水从此不竭。施琅以为这是神赐甘泉济师,亲书"师泉"二字,此井至今仍存,现位于平海村天后宫。

SINA关于平海古城的介绍:

  位于惠东稔平半岛南端的平海古城,建于明朝洪武18年(公元l385年),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。古城呈钟型,故称钟城。不同地区的移民创造了平海城特有的艺术项目,如“鲤鱼追春”、“五凤朝阳”等。

  这里的每一块城砖都有一段历史。平海古城作为古代海防军事重镇,峰火所及,金戈铁马。站于古城楼上,依稀可听到军队的隆隆战鼓鸣,听到劳苦大众的声声叹息,听到日本侵略者的嗜血刀音,听到东江纵队勇士的进攻号角……一次次搏杀,让古城之旅显得格处凝重。然而踏入古城门,见到一排排完整的古老建筑朴实宁静,一座座精美宗祠寺庙香火燎绕,一张张古城人笑脸真诚坦然,又不由得对那高大雄伟的城楼肃然起敬。

 
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