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将被遗忘的历史:乡村瓦窑场
作者:惠州杂志  文章来源:南方报业网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07/6/17 21:29:51  文章录入:枯毛  责任编辑:枯毛

  在惠东农村,越来越多人用瓷砖建房,风行乡里一时的大小瓦窑场里,火势便逐渐暗淡,走在乡间田头,只有少数窑场还在冒着烟。
  在东平海镇,偶遇这样一个所剩无几的古老窑场。场内空地上堆满了烧好的瓦片,中午的阳光洒下来,放眼望去,一片闪亮的银灰色。
  不远处,几座小窑还在工作,朝天冒着黑烟。
  一旁的泥池里,当地村民张伯正举着鞭子,光脚吆喝着水牛和黄泥。50来岁的张伯满脸皱纹,在附近村落大大小小的瓦窖场都做过,算起来有十多年了。
  张伯告诉我们,烧瓦用的泥很讲究,不能太糙,得有点黏性,他现在和的这些黄泥,都是专门从挖泥人那里买来的。我们了解到,烧瓦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和泥。在瓦窖旁挖一个小泥池,把黄泥放入池内,加点水,牵头水牛在池中转圈,踩个两三天。中途还要用铲子把其中的硬泥挑出来,直到每一团黄泥捏在手中都感觉很细腻才算成功。
  和好的泥屯在池子里放几天,就可以放在制瓦模子里做瓦坯。窑工手脚麻利地把泥倒在模子上,光着脚“啪啪”地用力踩匀,泥再倒出来的时候,就成了瓦坯。一块块坯被整齐地倒在空地上晾晒,如果出太阳,一天下来,坯就晒干了。
  晒干的瓦坯再由烧瓦工搬进窖里,整齐地堆满整个瓦窖。瓦窖外四周则用泥巴裹得严严实实,只在窑正上方留一个小洞放烟。堆好瓦后,就开始用稻草废料烧窑,不一会,一根根烟柱子就从窑顶小洞中滚滚而出。经过20个日夜的烧制,瓦坯才能成为瓦片,冷却后搬上场就可以售卖了。
  跟着搬瓦坯的工人,我们走进窑的里边。午间的阳光从洞外直射入窖中,自上而下照在工人们身上。外边天气依然冷,但他们的头上却冒着一滴滴晶莹的汗珠。
  平海镇的瓦窑场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,如今人们爱用瓷砖砌房,瓦片销路不畅,瓦窑场的数量也就日益减少了。这个约20人的窑场里,每个人每月能挣到约600元。干活的大多是30多岁的青年,也有一些老人和妇女。更年轻的小伙子姑娘们宁愿去城里也不愿意进窑场,张伯和罗姨的儿子、媳妇就进城打工了,留下孙子孙女给他们照看。“这活太苦太累又挣不了几个钱,城里自在些,所以都走了。”老人的话里不知道是透着高兴还是感伤。
  采写:本报记者 管春枫
  摄影:本报记者 田飞


  
  瓦窑场是瓦工的孩子们的游乐场。


  张伯吆喝着水牛在泥池里和泥,他说要等到每一团黄泥捏在手中感觉很细腻,烧出来的瓦才结实。


  和过的泥放几天就可以倒进模子里做瓦坯。工人们用脚将模子上的泥踩均匀,倒出来后就是成型的瓦坯了。


  下午1时,老李和孩子一起在窑口篷下吃着简单的午餐。


  工人们把烧好的瓦摆在路边准备销售。


  20天过去了,瓦窑开封,工人们将成堆的瓦从还是很热的窑里搬出来。
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